台灣是一個四季皆可認真農忙的地方,的確是一個富足的地方,但卻也讓人忙於工作、賺錢,忘了好好的生活!

前一些年,很愛在冬天去北國旅行(就是會下雪的地方啦!),一來對於四季如春或四季如夏的無變化風景膩了,想體驗四季不同氣候景緻的風貌與生活;另一方面也是對於冬季冰封大地,萬物得以休養生息,等待來年重新再出發的環境與生活有所認同。

雖然天氣的嚴酷對生活的確會造成某種程度的犧牲,但生命的確會找到他的出口與應對的方式。就拿日本的北海道來說,冬天大雪覆蓋了大地,田地開始休養生息,人則開始過生活,過冬前認真為過冬準備,閒暇時則開始學習手工藝或研發農產副產品,彩繪、拼布、壓花、木工、果醬、手工餅乾等,原本只是居民在空閒時發展的興趣,或為產業加值的實驗,但成果慢慢的累積,終於成就出地方自己的發展實力與厚度。社區形成一種自然而然的人文氛圍(自己對生活的主張、看法與態度),發展觀光服務就具有可看性(遊客喜歡體驗不同的文化),不管是民宿、餐廳或是地方雪祭活動所舉辦的地方產品販售,都能有地方的特色產品(食品及藝品),展現地方對生活的品味的看法。

以此方向來思考,生長在這舒適氣候下的農民們,是幸或不幸也就很難說了!生活所累積的經驗與文化或許才是讓鄉村旅遊能散發魅力的東西吧!

當我們想發展觀光時,有什麼是既有的、對遊客來說是有趣的?是我們醞釀已久的,究竟什麼才是屬於我們最特別的呢!

 鄉村旅遊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東山幸福咖啡部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